广告

中国对伊朗直播(中国对伊朗直播回放)  第1张

  

  

这两天中国对伊朗直播,泉州人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则“凤凰卫视播出的

《正月里中国对伊朗直播:泉州灯海自光明》”的视频刷屏啦中国对伊朗直播

  没错,3月4日晚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的《正月里:泉州灯海自光明》,正是今年元宵期间,凤凰卫视《皇牌大放送》节目组到泉州拍摄了多地闹元宵的新春习俗,以泉州元宵节花灯为主线,通过泉州南少林武术、南安英都拔拔灯、晋江东石数宫灯、泉港樟脚游龙灯、中心市区大型灯会等活动,以及生动的人物故事,再现“光明之城”泉州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浓的春节元宵氛围。

是不是还有小伙伴无法收看或是没赶上中国对伊朗直播

别急,为你献上完整版视频↓↓↓

《正月里:泉州灯海自光明》完整视频↓↓↓

  

据说欧洲台、美洲台、澳洲台、香港台也将在近日播出,

全球的小伙伴同一时间收看泉州,

这种感觉是不是很自豪,很振奋人心呀!

听说,入镜的泉州这些地方都要出名啦,

快来看看,

有没有你家乡??

  泉州市区的传统文化及民俗

  壹

中国对伊朗直播(中国对伊朗直播回放)  第2张

  泉州市区的元宵灯会

  今年,泉州元宵灯会的三大展区——传统花灯展区、时尚花灯展区、“海丝之光”座灯展区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赏。

  

  丨泉州元宵节“花灯展”万人空巷

  泉州开元寺、南音、高甲戏、提线木偶等也入镜了。

  丨泉州开元寺

  

  

  

  丨南音、高甲戏是泉州特色的文化活动

  贰

  泉州南少林武术文化

  泉州南少林武术文化也在视频中展示,南少林寺今天已名副其实成为世界五祖拳文化遗产的中心,也成为聚合世界各地闽南华侨的纽带,少林寺方丈释常定是五祖拳传承人。南少林寺的看家功夫五祖拳有两百多套路,咏春拳就出自五祖拳。

  丨南少林武术文化

  叁

  泉州蟳埔村舞龙

  凤凰卫视摄像组还来到了泉州蟳埔村。蟳埔村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——泉州著名的渔村和历史文化名村,独特的服饰和民俗在全国绝无仅有,2008年蟳埔女民俗活动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正月十五,泉州千名蟳埔女盛装上街提灯舞龙。据悉,蟳埔女生于海、长于水,天天与水打交道,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,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的“妈祖巡香”祭祀仪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。

  

  丨泉州蟳埔女在舞龙

  “海蛎煎”是闽南特色小吃,蟳埔是泉州湾里的一个小渔村,位于晋江入海口的北岸,海产丰富,许多蟳埔女赶在涨潮前挖海蛎,然后去市集卖海蛎等海产品。

  

  

  

  丨蟳埔女赶在涨潮前挖海蛎

  20世纪70年代,为巩固海防,蟳埔女当过女民兵,解放军还专门来指导她们操练。

  

  丨黄丽卿老人讲述当年担任女民兵的故事

  肆

  花灯非遗传承人讲述花灯的传统制作方法

  此外,凤凰卫视摄像组还拍摄了花灯制作方法。泉州市级花灯非遗传承人傅草毅,作为最年轻的一拨泉州花灯传承人,他精通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泉州花灯传统制作工艺,为了今年泉州元宵节的花灯会,他提前忙了半年时间准备。“工艺精细、精致,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,这就是泉州的花灯。”他说道。

  

  

  

  丨傅草毅展示花灯的制作方法

  晋江东石数宫灯

  从正月十三开始,晋江市东石镇的嘉应庙里,灯火辉煌,一盏盏宫灯璀璨夺目。来自台湾的170多名台胞,带着数十盏花灯来到这里,与当地民众一同“数宫灯”。据了解,“闽台东石灯俗”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“非遗”名录,自2007年开始,台湾同胞就携带家眷回娘家过元宵。

  

  

  

  

  丨数宫灯民俗

  因“数宫灯”这个共同的民俗活动结缘,2012年,晋江市东石镇与台湾嘉义县布袋镇正式缔结为友好乡镇。据了解,布袋镇是目前东石人在台湾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,全镇80%的人祖籍东石。这个共同的传统民俗,成为两地乡亲沟通的桥梁和纽带。

  此外,在晋江五店市里,表演者还演示了晋江著名的掌中木偶戏《番婆弄》。

  丨表演者演示晋江著名的掌中木偶戏《番婆弄》

  南安英都“拔拔灯”

  “拔拔灯”是南安英都镇一种独特的春节灯会活动,起源于明代,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九大灯会之一,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远近驰名!

  

  

  

  丨“拔拔灯”

  宋元时期,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商贸繁荣中国对伊朗直播;而英都是泉州港东端的内河驿渡之一,驳船运输较为频繁;“拔拔灯”最初由聚居在英溪附近的船夫拉纤活动演变而来,成为村民祈求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的民俗活动。

  丨“拔拔灯”最初由聚居在英溪附近的船夫拉纤活动演变而来

  永春大羽村

  在素有“中国永春白鹤拳第一村”之称、永春白鹤拳发源地的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,凤凰卫视摄制组对永春白鹤拳进行了拍摄报道。

  

  丨永春白鹤拳拳源远流长

  据悉,永春白鹤拳源远流长,为明末清初方七娘所创立,是中国南派武术一个重要拳种,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具有显著的永春人文地理特点。它还是“咏春拳”、“截拳道”、日本“刚柔流空手道”等有名拳种的鼻祖,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随着代代相传和创新,白鹤拳已经成为一种攻防意识强、健身价值高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拳法。

  

  丨表演白鹤拳

  

  丨大羽村当地的小孩子也会练习白鹤拳

  此外,永春的老鸭汤、糍壳龟等美食也上镜了。

  

  丨永春老鸭汤也入镜了

  

  丨永春特色小吃糍壳龟

  在达埔兴隆香业,凤凰卫视摄制组对篾香的制作流程、香道表演进行拍摄。摄像机、航拍机多机并用,并采访了相关负责人。

  丨拍摄永春香文化

  泉港樟脚游龙灯

  在泉港区樟脚村一年一度的板凳游龙灯民俗活动中,可见火红的板凳龙灯队穿梭于村庄古老石巷与乡村田野之中,一路迤逦行进,所至之处,鞭炮连天,锣鼓喧鸣,往常静谧的小村刹那间化为灯火的海洋。

  

  

  丨板凳游龙灯民俗

  据悉,相传樟脚游龙灯兴于元末明初,距今有650多年历史。元朝末期朝廷腐败,朱元璋带兵起义,元军下旨抓壮丁充军打仗,樟脚村民们团结一致,以烽火为信号互相告知,躲过元军的抓捕。明朝建立后,为庆祝战争结束,每年在元宵节当天晚上举办游龙灯活动。每家每户男丁将花灯绑在长板凳上,扛着长板凳将村子绕一遍,长凳互相连在一起,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就像神龙游走,所以又叫做游龙灯。最早是用松木点油火作为“火龙”,后来逐渐演化成煤油灯、马灯,一直到现在用蜡烛和纸糊的板凳灯。

  此外,樟脚村的美食手工豆皮、猪脚等也入境了。

  丨传统作坊里制作的手工豆皮

  

  

  丨吃猪脚美食

  德化祭祀祖龙宫

  在农历正月初六,依照传统年俗,百业正式开业。世界瓷都——泉州德化是中国外销瓷的主要产地,当天,数十名陶瓷工艺精英和陶瓷企业家聚集在德化祖龙宫,依照沿袭数百年的礼仪,敬献精心制作的陶瓷新产品为贡品,隆重举行祭祀窑神林炳的典礼,祈祷新的一年里,陶瓷业更加兴旺发达,产品畅销中外。

  丨德化陶瓷从业者以陶瓷当供品祭窑神

  近年来,德化传承“窑神精神”,大力发展陶瓷文化产业,逐渐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,进行陶瓷文化的传承和交流。如今,德化制瓷和烧窑技艺远传至越南、日本、伊拉克、波斯(伊朗)、意大利、法国等。

  丨如今德化陶瓷工艺有着众多的传承者

看完视频,

读完介绍,

大家是不是心潮澎湃,激动不已呀!

“光明之城”

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

〔来源:泉州文旅)

  

  、

  虾米∣大泉州、菲华社区

  好玩的 有趣的 尽在虾米资讯

  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  联系小虾米:09568090337

  小虾米微信:behappy_sylvia

  “虾米资讯”诚招广告,亲们,欢迎在“虾米资讯”订制广告!详情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